专家指导健康南京、健康乡镇的指标化体系
南报网讯
建设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是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载体,也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抓手,各地、各部门要高度重视,切实加强组织领导,结合工作实际,抓好组织实施,把健康中国的目标转化为健康城市健康村镇的指标,以爱国卫生工作的新成效加快健康中国的建设进程。2019年6月19日由南京市爱卫办、南京日报社、南京市职业病防治院主办的“健康大讲堂”,携手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汪娜医师走进高淳区漆桥镇政府,为机关工作人员讲述健康村镇的创建标准。
汪医师介绍,国务院鼓励开展健康村镇的建设,同时打造卫生城镇的升级版。从卫生迈向健康是一个必然的过程。健康城市是卫生城市的升级版,要求我们进一步的能够完善整个城市的规划、建设、管理等。首先,爱国卫生做的事情就是要广泛的进行社会动员,在社会动员的基础上普及健康知识,让更多的人讲究卫生,减少疾病,从而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。健康城市一个重要指标是以疾病为主转向以健康为主。健康水平或者是健康素养水平是相对综合的概念,要从个体服务转向为社区服务,所以原有的卫生院转变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。
《建设健康南京行动计划(2015—2017)》首次确立的健康南京指标体系共包括7大类72项细化指标,涵盖健康环境指标、普及健康教育、实施健康促进、加强疾病防治、健康人群指标、健康保障指标以及民意指标等。主要指标包括:
1.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2岁,孕产妇死亡率、婴儿死亡率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5.5/105、4.5‰和7.5‰以下。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155/105以下。
2.全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80以上,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65%以上。
3.主城生活污水处理率达100%。镇街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0%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%。
4.全市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8%。
5.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达100%。
6.全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18%。中、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城市达90%、农村达80%以上,中、小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城市达70%、农村达60%以上。
7.全市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显著增加,城乡居民(不含在校学生)达到《国民体质测定标准》合格以上人数比例保持93%以上。
8.全市建成国家级、省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分别达到6个、11个。
9.全市以街道为单位,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覆盖率达100%。
10.市民对健康城市满意度达到80%以上。
详细健康南京指标体系,请点击:
《建设健康南京行动计划(2015—2017)》解读